近一個世紀以來,閃爍的霓虹燈點亮香港夜色,也交織出獨特的街角風景。早在1920年代,城中的許多生意人就開始在唐樓上層安裝各類霓虹燈,用獨具創意、五光十色的燈影招攬顧客。直到二戰後,霓虹燈招牌更加在香港發揚光大。當時,諸多工廠和車間競相製作出設計美觀、工藝精湛的玻璃燈管,這才成就了香港燈火璀璨的繁華夜景。
隨著時代變遷,市場上出現了LED等更平價的代替產品,香港的霓虹燈也從大型霓虹燈廠的大量出產,逐漸變成幾位霓虹燈師傅的手工製作。不過,在過去幾十年裡,多得王家衛、雷利 • 史考特(Ridley Scott)等著名導演通過鏡頭,將香港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帶到了全球觀眾眼前,這些經典的電影畫面也激發了新一代藝術家、設計師和歷史學家們,竭力保留城中的霓虹色彩。
藝術家兼設計師Karen Chan就是他們當中的功臣。除了以藝名quiettomymess展出個人作品,她還組織各類以香港傳統為主題的藝術展覽。她曾與香港霓虹燈大師黃師傅合作,在中環的Kong Art Space策劃了霓虹燈裝置展覽「My Light,My Hood」。「黃師傅是香港最資深、最傑出的霓虹燈大師之一,他今年70多歲,做這一行已經60年了,能與他合作辦展意義重大。」Karen說。
對於Karen來說,霓虹燈是香港特有的「視覺語言」,而通過藝術手法來呈現一件商業產品,可以為這種語言賦予新的意義。「我們一直在談論藝術和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霓虹燈是香港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人們開始將其視為一種藝術形式。當我們把它看作本地視覺文化和語言的一部分時,我們便會欣賞它背後所包含的技藝,並去進一步提升它。」她解釋道。
「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日新月異的城市,我們總是想要把它變得更好、更現代化。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許多老傳統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消失,這也是為什麼霓虹燈展覽對於我和其他藝術家來說很重要。通過展覽,我們能夠探索如何讓香港傳統工藝不斷發展前進,以及如何以藝術手段給予它們新的意義。」 Karen說。
可幸的是,近年有很多本地公司與Karen的想法不謀而合。眾多獨立餐館、酒吧和時尚品牌都在致力為霓虹燈提供一個新家,將它們從街道帶入室內,成為真正的裝飾藝術。
「霓虹燈是香港本地文化及視覺語言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它的存在似乎與我們漸行漸遠,但我對它的未來還是很樂觀的。我相信我們能找到保護、昇華霓虹燈的方法;而通過霓虹大師與藝術家和設計師進行合作,我們可以將其轉變為一種藝術形式。」Karen如此總結道。
現在,你仍可以在香港一些街區看見琳琅滿目的霓虹招牌,想一睹它們的光彩,或跟隨路線拍照打卡, 廟街夜市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旺角的 通菜街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和灣仔的 駱克道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不少酒吧及餐廳也對霓虹藝術情有獨鍾。Karen推薦了幾家適合欣賞霓虹燈的餐廳酒吧,包括 界限佳坊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 好易食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 乒乓冰室(Ping Pong Gintoneria)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 大龍鳳 {{title}} 地址 {{address}} 網址 {{website}} 更多資訊 ,不妨去看看吧。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霓虹招牌的故事,可以瀏覽這裡。這個線上互動平台由M+策劃,配有地圖、音訊導覽、影片、訪談和文章。
想知道更多有關香港霓虹招牌的資訊,歡迎瀏覽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網站,觀看「霓虹掠影」影片。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欄目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一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均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本欄目所述資料會不時更新,恕不另行預告。如有任何疑問,請向有關方面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