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國際大獎的建築師鍾宏亮(Thomas),正全情投入在一個有別於設計摩天大廈或高密度建築的新項目。他正專注研究散布在大嶼山大東山山腰上的19座小石屋。
Thomas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他所帶領的跨學科團隊集建築學、人類學、生態學、地理和生命科學的專業知識於一身,主力研究香港中上環和筲箕灣等市區的發展。但自2014年起,他漸漸將目光由城市轉移到鄉郊。
Thomas說︰「在香港,很多建築師都會將研究重心放在高密度的市中心,但我認為無論在教學或學術研究的層面上,香港還有更多值得我們留意的地方。」
在2021年,Thomas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大嶼山上,並積極參與一個獲「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的項目,以保育位於大嶼山南面海岸、擁有400年歷史的水口村。
期間,他在大東山(香港第3高山,海拔869公尺)和二東山(第9高山,海拔747公尺)的山坡上發現了「爛頭營」——19間坐落在山脊上的平頂小石屋。
Thomas分享道︰「在20世紀初,來自世界各地如美國、英國、北歐、瑞士、德國的傳教士都會到爛頭營避暑。雖然他們當中有部分人是第一次碰面,但他們已經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小社區。」
這些外型粗獷的單層石屋,面積由200到400平方公尺不等。每間屋有二至三個房間及一間浴室,但沒有電力供應。直至現在,有些在19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早期建造的石屋仍然由教會所擁有。
至於其他石屋則由不同人士持有,他們或嚮往寧靜、或想避暑、或喜愛大東山一帶壯麗的山景城景。在天氣晴朗時,遊客更可以遠眺九龍、長洲、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的面貌。
Thomas憶起去年11月初次到訪大東山的情境,當時山坡上已經鋪滿2公尺高的金黃色芒草。
「當你爬得越高,環境就越乾燥,四周的植物也會有所不同。到達山頂時,你會看到石屋分布在兩個斜坡上,而兩個斜坡中間剛好形成了一個宛如「馬鞍」的形態。你還可以看到周圍的雲彩在流動,放眼遠處的背景就正是我們的城市,景色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Thomas受到這次難忘體驗所啟發,他與爛頭營的居民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在基金的資助下,他們展開了另一個名為「重塑爛頭營:透過參與行動共創建築復修及自然保育」的項目。
這項為期3年的計劃於2023年正式展開,希望將一座佔地利優勢的石屋修復及改造為具功能性的「保育研究支援站」,為遊客提供緊急支援及成為推動保育研究的試點。
Thomas解釋道:「整個計劃由修復建築物開始,我們會先修復其中一座稱為『看守者』的石屋,並派遣熟識山上環境的人員駐紮,守護周邊的自然環境,並在緊急情況時提供支援。另外,他們亦會培養遊客尊重和愛護環境的意識。」
Thomas發現石屋的結構十分有趣,它們均由40公分厚的石頭建造而成,實用之餘,空間亦得到充分利用。Thomas描述道:「石屋大多數由巨型長方形石頭組成,也有少數是圓形。你可以從那些以金屬支架固定的護窗板及設有小天窗的房間得知,它們是防護性很強的建築物。」
這些石屋的設計可能源自過往的經驗,因為傳教士們曾在香港最高峰的大帽山(海拔957公尺)興建營地,可惜被颱風摧毀。反觀現時在大東山上的石屋,雖然經歷了接近一個世紀的週期性極端天氣洗禮,但是牆壁依舊無比堅固。
這個計畫將Thomas與當地的居民連繫在一起,包括一直協助這項研究、現職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爛頭營居民協會主席Mark Loasby。
Thomas的團隊正在記錄有關爛頭營的故事,包括在過去數十年間,早期的居民如何與慕名而來的遊客建立聯繫,及如何從附近的村莊獲取物資。Thomas說:「在爛頭營生活的傳教士都會在大嶼山各處結交朋友。」
Thomas希望最終能打造出一個360度的虛擬實境體驗,讓大眾可透過電腦和手機觀看,從而了解到爛頭營的珍貴歷史價值。他說:「我們希望找到更多有關爛頭營的資訊,將這些訊息傳播給大家。我們亦計劃在營地和市區推出實驗活動讓大眾參與,學習保護爛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