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相片由保安局提供
沙頭角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與內地深圳市鹽田區接壤,於1951年被列為邊境禁區。隨着該區逐步開放,沙頭角現今搖身一變,成為本地一日遊的好去處,申請禁區證後就可前去探索一番。
沙頭角最東之角豎立着一塊標示經緯度的舊式路牌,前方還有刻上「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的石碑。相傳這是源自一位清朝大臣來到廣東沿岸視察,看見這裡風光如畫,便題下此詩句,「沙頭角」因而得名。在這裡,你可以盡覽沙頭角海灣的天然海岸線。當你靜下心神,就會發現耳邊傳來陣陣海浪聲,蓋過途人的喧鬧,時間彷彿停止流動,永遠凝在詩人被美景感動的一刻。
想不到全港最長的碼頭竟然隱藏在沙頭角這個小村落中!沙頭角碼頭全長280公尺米,初建於1960年代,後於2004年重建,距離吉澳及鴨洲只有20至30分鐘船程。由於沙頭角海濱一帶水淺,船隻難以停泊,碼頭須延伸至深水位置,所以乘船處其實已是海中心。碼頭長廊是浪漫散步的不二之選,牆壁上有沙頭角小學生繪畫的壁畫,描繪沙頭角的人文歷史。碼頭盡處的「天涯海角」配上純白燈塔,渾然天成的優美景色,令人一見難忘。
「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短短兩句描繪出沙頭角海的日月美景,而位於海灣一角的「日月亭」更是欣賞醉人景致的最佳位置。除了欣賞晨曦第一道陽光,到了黃昏時分,日月亭更是區內休憩熱點。你可靜靜地坐在亭中,將港灣的水光山色盡收眼底,細看被夕陽餘暉加冕的點點生輝。夜晚,你同樣可以在這裡細賞空中明月與琉璃般晶瑩的水面互相輝映的靜謐一刻。
沙頭角地方雖小,卻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沙頭角魚燈舞源自清朝初年的沙欄吓村吳氏客家族,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更於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展現了客家人崇拜天后的習俗,以模仿魚類的舞姿以及魚群起舞「獻祭」為主題。表演時,舞者手舉魚燈,伴以鑼鼓奏樂,利用道具和魚燈裡的蠟燭光芒展現海底世界。位處海旁的魚燈廣場由康文署吉祥物「活力仔」和「思文喵」向遊人展示魚燈舞場景,你也可以走入當中一嘗當舞者的滋味,置身色彩斑斕的魚燈裝置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舊沙頭角消防局位於沙頭角順隆街與順平街交界,於1962年投入服務,直到2004年2月18日正式退役,同日位於順興街的新消防局投入服務。舊消防局是沙頭角的特色地標之一,仍保留着昔日外觀,標誌性的紅閘比一般消防局的要矮上一截,顯示出當年在此服務的消防車屬於輕型類。門前還會不定期展示一部1:1復刻的百年前手推消防車,是全港唯一一輛存放在露天的舊式消防車展品,讓遊人得以近距離接觸細看!
中英街位處邊境交界,地理位置別具意義。上世紀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初期,對物資的需求甚大,因此很多香港商人在中英街開店,售賣味精、肥皂、牙膏、糖果、衣服、黃金、手錶等商品給內地同胞。當時中英街市面一片繁榮,每日都有大量人流,最高紀錄一天有將近10萬人次。基於保安理由,多年來只有持特定禁區許可證,並在中英街有實際居住、生活和工作需要的人士才可以進出中英街,對於其他香港市民來說,中英街是一個歷史見證地,亦富有神秘感。座落在中英街檢查站前的中英街花園設有一個許願瞭望台讓遊人可眺望中英街,一睹中英街的風采。大家還可在欄杆掛上許願牌,祈求願望成真。此外,中英街花園模仿香港舊式火車站進行設計,除了1:1的火車頭模型及復古車站牆身,園內更種上櫻花樹等不同植物,放眼滿是打卡熱點。
沙頭角街市及熟食市場主要服務區內居民,店主與顧客都是街坊街里,人情味濃厚,熟食市場內提供正宗的客家菜。這裡有一條主打售賣海味乾貨的「海味街」,當中不少花膠、魚鰾和鹹魚等均是自家製作,有些店舖更提供不同魚類乾貨預訂,甚具漁村風味!來到沙頭角想買海味作伴手禮手信的話,就不要錯過海味街了!
順平街位於舊消防局附近,除了街道名稱寓意順利平安,還有兩幅繪有精緻壁畫的牆身,牆上描繪著的正是沙頭角標誌性的傳統文化活動——酬神慶典!沙頭角居民至今仍會按傳統每年舉行天后誕,而每十年更舉辦一次大型慶典,居民會熱烈慶祝,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鶴佬婦女的「陸上龍舟」舞。慶典的畫面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牆上,遊人可以透過壁畫感受到慶典的熱鬧氣氛。
沙頭角其中一個最引人入勝之處,就是一排排色彩繽紛的沙頭角邨房屋。最早期的沙頭角邨於1988年落成,目的是為了安置受鹽寮下村及菜園角村寮屋清拆影響的原居民。屋邨佔地達3萬5千多平方公尺,共有52座,提供802個單位予本地居民入住。屋邨外牆本來只以素色修飾,但後期的迎海樓採用了有別以往的設計,七彩外型為沙頭角添上休閒風及活力。2020年起,沙頭角邨較舊期的公屋開始進行翻新工程,外牆也陸續被重新粉飾成紫、橙、粉紅和蘋果綠色。部分樓宇被粉嫩的橙色包裹,配上白色橫紋點綴,乍看有點像三文魚,既特別又可愛!
沙頭角避風塘上世紀60年代原是鶴佬與水上人的漁船聚集地,直至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大部分漁船被毀,漁民於是遷居於岸上搭建棚屋,此地逐漸變成一大片寮屋區。1985年政府重建沙頭角區,興建郊區公共房屋,寮屋居民於1988年獲安排遷入屋邨居住,棚屋成為絕響。多年來沙頭角海儼如一塊天然大鏡子,無論是以前的棚屋群,抑或是現在的小漁船,都被這面歷史鏡子盡收其中,映照出不同年代水天一色的景象。
石涌凹的羅氏大屋為羅奕輝於1930年興建,是抗日時期游擊隊進入香港後的落腳點及港九大隊的活動基地,見證了香港的抗戰歷程。除提供地理戰略外,羅家在抗日期間也作出很大貢獻,曾有11位家族成員參與港九大隊的抗日游擊活動,擔任各隊隊長、交通站長、醫院院長及情報員等不同範疇的工作。現時大屋已改建為「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館內的常設展覽第一部分為東江縱隊與港九大隊的抗戰歷史,第二部分為「香港抗日一家人」,展示羅家的抗日事跡。
位於沙頭角上禾坑客家村的鏡蓉書屋,由沙頭角區大族——李族於清朝時期興建。建校初期,該處是只供給李氏族裔的村內子弟就讀的私塾。後來經過擴建及重修,逐漸演變成現時的古蹟建築。大門上的「鏡蓉書屋」由學者李培元題寫,意指祝願學子名列前茅。當年一般只在祠堂裡授課,但鏡蓉書屋在興建時已用作書室用途,屬香港罕有的例子,可見當時客家人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鏡蓉書屋後來改名為「鏡蓉小學」,直至1986年完成歷史任務,正式停校。該建築於199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炸油糍是客家小食,由蘿蔔絲、蝦米和香料等製成,再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是屬於上世紀的香港街頭小吃,類似現時常見的蘿蔔絲酥餅。傳統炸油糍在香港市區已鮮少出現,但沙頭角仍然保留了這種美食,對於喜歡尋覓失傳味道的你絕對是必試之選。
豆豉豬肉缽經過柴火長時間蒸煮,鬆軟的豬肉充分吸收了豆豉和薑片香,入口即化,是客家人代代相傳的傳統菜式。這份傳統美味一直隱世於沙頭角內,以前生活條件簡樸,豬肉缽的製法可讓食材保持新鮮,毋須冷藏,每次享用前只需要翻蒸加熱,香味就更濃郁一分,堪稱完美的「米飯殺手」!
廣東人麵食配料種類繁多,但蠔仔餅配麵你嚐過嗎?大顆又肥美的新鮮蠔仔被濃厚蛋漿完美包裹,以鹽和胡椒粉調味再香煎,就完成一塊充滿鮮味的蠔餅。熱騰騰上桌,一口蠔餅一口撈麵,配搭少見,口感新奇,而且蠔仔份量充足,完全滿足喜歡嚐新的你!
墨魚餅由產自沙頭角的新鮮「墨魚滑」製作,由蛋餅和墨魚滑卷在一起而成,在沙頭角外很難找到相同製法。口感彈牙嫩滑,一入口蛋香和墨魚的鮮味一拍即合,再配以少許惹味的「特制醬汁」,與眾不同的美味全是廚師對美食品質的追求。
用嚴選走地雞精心炮製,雞皮薄而不膩,配以客家咸菜,咸香味將雞肉的鮮味提升至另一層次。油光的表面配上嫩滑雞肉,令人垂涎欲滴,即使平日不吃雞皮的人也難以抗拒,輕鬆將整碟米飯一掃而空!
喉嚨不舒服總想喝一口鹹檸蜜稍作舒緩,但這類清熱飲品主要以預製的瓶裝商品為主,鮮製的卻相當罕見 。在沙頭角竟能找到幾家由店主親手醃製的鹹檸蜜、梅子蜜、自家熬製的菊花茶等懷舊飲品,點餐後還會貼心地根據顧客口味即場調製,保證新鮮之餘還帶有滿滿的人情味。
菠蘿包鬆脆的酥皮與香軟的麵包本來已是絕配,夾上咸香味美的咸牛肉煎蛋,咸甜交織好吃得令人不捨得停下,口感與味道俱佳!配上一枝由店家特製的樽仔奶茶,茶濃味醇,下午茶時段吃上一份,全日滿足開心!
想不到在沙頭角也能吃到高質漢堡!沙頭角的招牌手打牛肉漢堡令人驚喜,用料充足質地厚實,一口咬下滿嘴肉汁,配以外脆內軟的麵包、半溶芝士和爽口生菜,整體口感相當出色,記得出爐後5分鐘內是最佳食用時間!
炎夏走在沙頭角的街頭,天色晴朗萬里無雲,這時候若能喝上一杯透心涼的沙冰消暑實在是一大快事!沙頭角沙冰有多種口味選擇,主要以乳酸飲品和水果口味為主,每一杯都是店主即叫即製,絕對新鮮。
時間回溯至大約1898年,來自潮陽、揭陽、汕尾的鶴佬漁民漸漸定居在沙頭角一帶,聚居鹽寮吓村,他們多數信奉天后。相傳鹽寮吓村天后廟建於清初,其後經過多次維修。後來村民搬到沙頭角邨,天后廟遂於1990年重建,變成今天的面貌。居民隨後訂下每十年一次酬神慶典,典禮包括舞龍舞獅、天后出巡、盆菜宴以及富有沙頭角特色的陸上龍舟等,不少已移居外地的村民亦會回來一同慶祝。
相傳於清初時期,來自「三鄉」的客家人(即包括山咀、沙欄吓、担水坑、榕樹凹、新村和塘肚山六條村的居民)在沙欄吓村(今中英街內)籌建了一座天后廟。其後該廟受到破壞,有心人將廟內之天后神像救出,帶至沙頭角菜園角村。於90年代 ,三鄉居民於現址興建新天后宮,並於廟內供奉原址的天后神像至今。
協天宮的原身為山咀村一座關帝廟,於1894至1895年清代光緒年間重建,更名為「協天宮」。清朝時期,村落聯盟在現今深圳沙頭角鎮橫頭街一帶建設墟市「東和墟」方便交易。他們集資重建的「協天宮」見證了19世紀末沙頭角地區的經濟發展,亦是現存少數與東和墟相關的廟宇。協天宮在20世紀初被用作私塾校舍,為山咀村的兒童提供教育,1959年起被用作當時新成立的山咀公立學校辦事處及課室,目前廟宇已不再用作教學。2021年該處被列為法定古蹟,廟宇內的書室及八角窗牆身甚有特色,是香港少有的廟宇與學校結合的建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與「祥」發音相近,加上大象以鼻子吸水,因此一向被視為吉祥如意、聚財進寶的象徵。在順興街正對着中英街警崗的公屋廣場入口處,有着一座設計搶眼的涼亭,朱紅色柱子配靛色瓦頂,四周有金黃碎磚點綴;頂部有一對造型栩栩如生的龍,守護着代表沙頭角的靈珠。涼亭前的一對「福祥象」造工精細,相傳是風水師為沙頭角居民吸取海灣財氣及好運而設置。沙頭角海灣本來就如一個天然的聚寶盆,將水緊緊環抱在群山之中。遊人來到這裡都會摸摸「福祥象」,相傳摸象鼻向上的一隻可吸收財氣及好運,摸象鼻向下的一隻則把財氣及好運收好,所以不要調轉次序!
20世紀初,糅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的騎樓在廣東地區開始盛行,而新樓街的騎樓建築亦於同年代建成,是香港現存少數保存完整的廣州式騎樓群建築。這些騎樓位於填海地帶上,地下為商店,2樓多為出租住宅,而閣樓則是業主自住。1950年代,由於新樓街臨近碼頭方便貿易,因此逐漸發展成新墟市,糧油店、鐘錶行、金行等店舖進駐,商貿非常繁榮。隨着商貿發展,多座社區設施亦陸續啟用,例如警崗、醫局、郵局和學校等。今天的新樓街外觀上仍然保留着當年的模樣,充滿舊日情懷,當中更有售賣沙頭角特色紀念品的店舖。2011年,新樓街22幢騎樓被列入二級歷史建築。
陸上龍舟源自昔日鶴佬人居於水上的年代,在傳統婚禮中,男家的女親屬會撐船迎接新娘,後來因為鶴佬人搬到岸上居住,這個儀式便改為陸上龍舟。現時陸上龍舟雖已日漸式微,但仍會在十年酬神大典及原居民的婚嫁儀式中出現。婦女會在典禮中戴上裝飾鮮艷的斗笠,穿上淺藍或深藍色的上衣,領頭人會敲響銅鑼,後面的人則整齊列隊,一邊跟隨節拍唱小調,一邊手提船槳以划艇的姿勢前進巡遊,場面十分喜慶熱鬧。
舊式T型路牌是20世紀初期的產物,在1960年代後已不再採用,現時全港剩下不足80個,多半鑲嵌在舊式唐樓外牆,分佈在8個地區、60多條街道上。沙頭角保留了其中三個,分別是「新樓街」、「車坪街」和「鹽寮吓」。舊路牌除了造型上有別於新路牌,連文字閱讀方向也是從右至左,與現今普遍的閱讀模式正好相反。「車坪街」的舊路牌英文名字是「Car Park Street」,與新路牌譯音的「Che Ping Street」截然不同,如此細微的分別卻道盡沙頭角多年來的歷史變遷。來到這裡,不妨找找這些富有故事性的舊路牌,在某些位置更可看見新舊路牌同時出現呢!
沙頭角「米通」是鶴佬人特殊的賀年食品,每逢過年前夕,沙頭角的鶴佬婦女便會繁忙起來,架起柴火灶頭製作鶴佬人新年必備的傳統米通。先將糖水煮至焦黃黏稠,再加入預先炒好的米粉、花生和芝麻,快手將所有材料攪拌均勻,然後放在木板上用玻璃樽壓至平整,成形後再切成一塊塊米通,每一道工序都是人手製作,十分耗費體力。剛出爐的米通香脆可口,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也承載了鶴佬人代代相傳的美食傳統。
以前客家人會在清明節前後上山採摘雞屎藤,先將其嫩葉搗碎磨粉,配合適當比例的糯米粉和粘米粉,加入炒香的花生碎和糖水後搓成丸狀,再放在舖上葉子的蒸籠裡蒸熟,一顆風味獨特的茶粿隨即誕生。茶粿既可用作拜神,亦為客家人的傳統小吃,現時沙頭角居民仍會在過時過節製作應節茶粿,將這種客家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沙頭角以前是漁村,來到這裡當然要親身感受一下昔日漁民對大海的敬畏之情。在碼頭入口處設置的自動販賣機挑選一條「幸福小魚」,在小魚上寫下祈求的內容,然後綁在碼頭的欄杆處,讓小魚將你的願望傳遞給浩瀚的大海吧!
所有相片由保安局提供